正名續戰!Audi Q8 e-tron 以旗艦之名,夠格嗎?
時光回朔到 2018 年,Audi 以 e-tron 為名推出了一款位處中大型 SUV 級距的純電產品,試圖向外界展示集團乃至於品牌對電動車的想像,在當時因為主要敵手 Mercedes-Benz EQC 出師不利等因素,本車在國內市場上奪得先機,也收穫不俗的銷售成績。
不過,隨著後追者陸續以獨立平台、強化研發能量等等,品牌自然也需要擺脫「實驗」的階段,好好規劃 e-tron 在協助品牌電氣化的實際作為。而其成果,就正如各位所看到的,品牌直接將 e-tron 升規為四環純電子品牌,推出了更小型的 Q4 e-tron,甚至採用 PPE 次世代平台的 Q6 e-tron 也箭在弦上,而 e-tron GT 則歸列個人化頂級跑車,至於現有的 e-tron,則趁本次小改款更新時程,正式更名為 Q8 e-tron,以休旅旗艦的身份來樹立品牌的最高休旅級距位階。只是,除了就設計上精雕細琢,電能系統有著小幅強化,Q8 e-tron 骨子裡仍是搭載 MLB evo 平台的純電車種,在如此架構上,本車放眼到現在,還夠格稱為旗艦嗎?
不管如何,在 Q4 e-tron、甚至 Q6 e-tron 導入時程仍不明朗的情況下,Q8 e-tron 作為國內市場唯一一輛 Audi 純電休旅,改款革新絕對是必要。而以設計面向來看,本次改變的主要重點都聚焦在車頭,用上了更誇張、對比色更顯著的護罩來覆蓋車頭,線條比起改款前車型也較為仿生、圓潤,整體看上去更顯張力與霸氣;如此手法也同樣應用於車尾處。值得一提的是,適逢改款之際,Q8 e-tron 也導入了 Audi 最新世代的 Logo CI,以現行主流的 2D 平面塑造方式來呈現出更簡約俐落的視覺感。
不意外地,在 MLB evo 的基礎上,Q8 e-tron 的內裝設計基本上與改款前是一模一樣,承襲 Audi 在較高階車型上設置三具數位螢幕的鋪陳,但必須說,與其同級對手相較之下,這三具螢幕,在操作的入手門檻相對親民許多,使用者無需花費太多學習時間就能流暢地操作幾乎所有功能,且比起 Mercedes-EQ 車系動輒超過四十萬的數位螢幕選配價,這幾組螢幕還是直接標配,對本車有興趣的讀者,建議至展示服務中心時要特別體驗體驗。
雖然 Q8 e-tron 的座椅體感在乘坐體感、包覆性、舒適性上中規中矩、沒什麼亮點,但 e-tron 的後座腿部支撐並不會有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所特有的板凳簍空感,相反地,工程師刻意將座椅的傾斜度拉高,藉此提供足夠的支撐,很是舒適。
電力系統的精進應是本次 Q8 e-tron 最大的亮點,歸因於這次媒體試駕所領取的車款皆為 55 quattro 車型,電池容量從改款前的 95 kWh 增加至 114 kWh,WLTP 測試續航里程為 600 km;不過,本車仍與歐洲多數列強一樣,最大充電承受功率儘管從 150 kW 提升至 170 kW,但在沒有 800V 的條件下,DC 直流充電效率仍有加強空間。至於充電介面部分,目前 Q8 e-tron 導入的為 CCS1 / Type-1 介面。
雙馬達、四驅的基本配置,讓 55 quattro 車型有了 408 匹最大馬力、以及 67.7 公斤米峰值扭力,無論是加速、行駛中提速的感受,仍以線性的輸出特性為主,品牌依據本車的受眾使用需求,刻意沒有提供猶如火箭般的猛爆加速體感,這是作為傳統車廠的一大優勢。此外,國內所販售的 Q8 e-tron 皆標配有電子式氣壓懸吊系統,透過 Drive Select 可程式動態穩定系統的選擇上,路感反饋確實有所差異,舒適歸舒適、Q 韌歸 Q 韌,但就筆者而言,我寧願將模式設定在舒適,可適度吸收路面碎震,行路質感絕對有豪華品牌該有的水準。
在正名過後,Q8 e-tron 本次的改變幅度著實不大,但在如此價格設定下,滿配的產品操作還是讓本車保有 Audi 對於豪華、舒適、甚或是其最重視的科技感再度做了一次不俗的詮釋,國內消費者得以從本車感受到 Audi 對於純電旗艦的想像。
若以市場面的角度思考,Q8 e-tron 如今已被歸列在旗艦,自然就無法對銷售量產生決定性的衝擊,倘若要面對如今敵手如車海般的產品浪潮,台灣分公司需要想發設法加速價格更為下探的產品導入時程,諸如以 MEB 平台所打造的 Q4 e-tron,甚至在級距上對標 Q5 的 Q6 e-tron,都是相較於 Q8 e-tron 更加重要的產品線。只要產品到位,後勤服務品質逐步提升,個人絕對相信 e-tron 車系能夠掀起有感的市場漣漪。
更多內容請點擊:
➡️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?購車趣告訴你
➡️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
➡️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
不過,隨著後追者陸續以獨立平台、強化研發能量等等,品牌自然也需要擺脫「實驗」的階段,好好規劃 e-tron 在協助品牌電氣化的實際作為。而其成果,就正如各位所看到的,品牌直接將 e-tron 升規為四環純電子品牌,推出了更小型的 Q4 e-tron,甚至採用 PPE 次世代平台的 Q6 e-tron 也箭在弦上,而 e-tron GT 則歸列個人化頂級跑車,至於現有的 e-tron,則趁本次小改款更新時程,正式更名為 Q8 e-tron,以休旅旗艦的身份來樹立品牌的最高休旅級距位階。只是,除了就設計上精雕細琢,電能系統有著小幅強化,Q8 e-tron 骨子裡仍是搭載 MLB evo 平台的純電車種,在如此架構上,本車放眼到現在,還夠格稱為旗艦嗎?
不管如何,在 Q4 e-tron、甚至 Q6 e-tron 導入時程仍不明朗的情況下,Q8 e-tron 作為國內市場唯一一輛 Audi 純電休旅,改款革新絕對是必要。而以設計面向來看,本次改變的主要重點都聚焦在車頭,用上了更誇張、對比色更顯著的護罩來覆蓋車頭,線條比起改款前車型也較為仿生、圓潤,整體看上去更顯張力與霸氣;如此手法也同樣應用於車尾處。值得一提的是,適逢改款之際,Q8 e-tron 也導入了 Audi 最新世代的 Logo CI,以現行主流的 2D 平面塑造方式來呈現出更簡約俐落的視覺感。
不意外地,在 MLB evo 的基礎上,Q8 e-tron 的內裝設計基本上與改款前是一模一樣,承襲 Audi 在較高階車型上設置三具數位螢幕的鋪陳,但必須說,與其同級對手相較之下,這三具螢幕,在操作的入手門檻相對親民許多,使用者無需花費太多學習時間就能流暢地操作幾乎所有功能,且比起 Mercedes-EQ 車系動輒超過四十萬的數位螢幕選配價,這幾組螢幕還是直接標配,對本車有興趣的讀者,建議至展示服務中心時要特別體驗體驗。
雖然 Q8 e-tron 的座椅體感在乘坐體感、包覆性、舒適性上中規中矩、沒什麼亮點,但 e-tron 的後座腿部支撐並不會有市面上大部分電動車所特有的板凳簍空感,相反地,工程師刻意將座椅的傾斜度拉高,藉此提供足夠的支撐,很是舒適。
電力系統的精進應是本次 Q8 e-tron 最大的亮點,歸因於這次媒體試駕所領取的車款皆為 55 quattro 車型,電池容量從改款前的 95 kWh 增加至 114 kWh,WLTP 測試續航里程為 600 km;不過,本車仍與歐洲多數列強一樣,最大充電承受功率儘管從 150 kW 提升至 170 kW,但在沒有 800V 的條件下,DC 直流充電效率仍有加強空間。至於充電介面部分,目前 Q8 e-tron 導入的為 CCS1 / Type-1 介面。
雙馬達、四驅的基本配置,讓 55 quattro 車型有了 408 匹最大馬力、以及 67.7 公斤米峰值扭力,無論是加速、行駛中提速的感受,仍以線性的輸出特性為主,品牌依據本車的受眾使用需求,刻意沒有提供猶如火箭般的猛爆加速體感,這是作為傳統車廠的一大優勢。此外,國內所販售的 Q8 e-tron 皆標配有電子式氣壓懸吊系統,透過 Drive Select 可程式動態穩定系統的選擇上,路感反饋確實有所差異,舒適歸舒適、Q 韌歸 Q 韌,但就筆者而言,我寧願將模式設定在舒適,可適度吸收路面碎震,行路質感絕對有豪華品牌該有的水準。
在正名過後,Q8 e-tron 本次的改變幅度著實不大,但在如此價格設定下,滿配的產品操作還是讓本車保有 Audi 對於豪華、舒適、甚或是其最重視的科技感再度做了一次不俗的詮釋,國內消費者得以從本車感受到 Audi 對於純電旗艦的想像。
若以市場面的角度思考,Q8 e-tron 如今已被歸列在旗艦,自然就無法對銷售量產生決定性的衝擊,倘若要面對如今敵手如車海般的產品浪潮,台灣分公司需要想發設法加速價格更為下探的產品導入時程,諸如以 MEB 平台所打造的 Q4 e-tron,甚至在級距上對標 Q5 的 Q6 e-tron,都是相較於 Q8 e-tron 更加重要的產品線。只要產品到位,後勤服務品質逐步提升,個人絕對相信 e-tron 車系能夠掀起有感的市場漣漪。
更多內容請點擊:
➡️ 買車不知從哪下手?購車趣告訴你
➡️ 更多新車訊息盡在購車趣
➡️ 即刻訂閱購車趣Youtube頻道
瀏覽人數:9464人